离开互联网大厂的那些人现在都在做什么?

发布时间:2022-06-05 09:22   浏览次数:次   作者:admin


离开互联网大厂的那些人现在都在做什么?近日,腾讯内部开始新一轮裁员,包括内容业务、广告业务、腾讯云等部门。

我在腾讯14年零2个月,像我们这个年代的人,把最美好的年纪献给了这个公司。”一个月前,何峰从腾讯内容部门离职,在业内,他是非常资深的商业记者。

14年前,何峰入职腾讯,移动互联网尚处萌芽阶段,正是四大门户“统领“新闻资讯的时代。互联网公司的人性化和开放式管理吸引着那个时代的年轻人。何峰自认他所处的80后是自尊心非常强的一代,那个时代进入互联网大厂,是很有颜面的身份。

离开互联网大厂的那些人现在都在做什么?然而2014年前后,国内自媒体汹涌而出,随后短视频风口来临。字节跳动押中了以算法驱动的资讯方式今日头条,又以抖音抓住短视频红利期。何峰所在的原创部门在腾讯内部地位也越来越低,随着腾讯在内容业务上的整体战略转变,何峰也在预料之外“毕业”离开公司。

“我们经受不起没有收入的状态,说的夸张一点,房卖了回二线城市也可以生活。但是我们虚荣心很强烈,并不愿意轻易的躺平”。他认为自己骨子里面没有90后”躺平“的想法。

离开互联网大厂的那些人现在都在做什么?何峰在几年前做的个人自媒体,已经小有成就。短视频时代下,他也早在2年前就从0开始拍摄、剪辑短视频。“以前大厂的福利是真的好,现在的福利不值一提,年轻人可以选择的余地也很多。“在互联网内部,何峰也看到太多高学历的年轻人在做”螺丝钉“的事情。

  • 主动离开阿里,选择创业

离开互联网大厂的那些人现在都在做什么?刘吉7年前进入阿里的时候就是P8,这些年来绩效考核也都能达到3.75(在阿里的考核体系里属于优异水平),用他自己的话说,“也有机会晋升,只是自己抗不了那么大的压力,所以未果”。

进入互联网之前,刘吉一直在外企工作,分别在微软和索尼待过。考虑到外企员工在国内的上升渠道狭窄,刘吉在2015年选择了进入“欣欣向荣”的互联网公司,同时因为想要留在国内发展,拒绝了另一个亚马逊的offer。

离开互联网大厂的那些人现在都在做什么?彼时,这位索尼的业务经理,平调进入阿里,成为一名负责阿里旅行移动端的架构师,薪酬翻了一倍——这也是他得出互联网彼时“欣欣向荣”结论的一个重要维度。7年来,刘吉跟过不同业务,也从最初在阿里旅行管理一个20人左右的团队,到离职前做一整个业务板块的CTO,管理100多人。

离开互联网大厂的那些人现在都在做什么?期间刘吉转岗多次,去过阿里云,也去过阿里收购的外国公司,甚至待过阿里体育。转岗多是因为公司高速增长下带来的业务扩张,而平台验证一个业务模式的周期又非常短,很多行业正常两三年以上才能得出结论的事,互联网大厂能压缩到半年左右。

离开互联网大厂的那些人现在都在做什么?作为架构师,他需要帮助团队迅速了解新领域,并制定相应的战术战略。据刘吉所说,通常三四个月就能大致了解一个行业的走势。得益于平台发展的优势和系统性思维,他业务判断的敏感度不断增强,同时更容易找到趋势和具体事物的位置,再“顺势而为”。

离开互联网大厂的那些人现在都在做什么?也正因如此,作为局内人,他更早意识到了互联网公司的一些问题。不停接触新领域,也使得个人很难真正深入扎根在一个行业,“做平台久了人会比较虚、比较漂”。

离开互联网大厂的那些人现在都在做什么?同时,刘吉观察到有的P7薪水就能达到几百万,他觉得这个收入“太恐怖了”,行业过热肯定会有问题,所谓“月满则亏”。刘吉告诉电厂,“2020年其实已经预计到会有今天(裁员潮),当时公司的扩张让人咂舌,一些小业务进入了人数的规模扩张阶段。有些部门30%的人员处于无事可干的状态。”

意识到问题,刘吉也想有所行动。当时他和几个同事想推进一个能代表未来趋势的业务,深入制造业做硬件设备。然而,在一个平台型的互联网公司去做这件事的难度可想而知,即使做成也难免沦为平台提高现有资源库利用效率的工具。

刘吉认为,国内大多互联网公司是业务驱动而不是技术驱动,平台自身的局限性也使得现在增长放缓,不得不降本增效。最终,刘吉在今年三月选择离开,选择未来自己创业。即使目前受疫情影响,整体投研环境也并不乐观,但刘吉判断,制造业解决民生问题,是大势所趋,个人要“顺势而为”。